周玉忠  以品牌建设推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玉忠 以品牌建设推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4阅读 2023-12-07 02:44 行业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新时代千亿云茶产业和“绿色食品牌”的发展思路,云茶产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期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周玉忠,以《以品牌建设推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对接,深度挖掘云茶文化资源、打造云茶文化品牌入手,推动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阐释。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也指出,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新时代千亿云茶产业和“绿色食品牌”的发展思路,云茶产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749万亩,茶叶产量51.5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云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380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4780元。2020年至2022年间,“普洱茶”公用品牌价值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二,“滇红工夫茶”品牌也突破前二十位居全国第十九。据统计云茶茶企91525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占全国7.5%。其中,国家级龙头茶企8家、省级龙头茶企75家,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25家。

根据《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云南要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云南要成为世界普洱茶之都、全球规模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中心、中国有机茶第一省和民族生态茶旅融合示范区,就需要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对接,深度挖掘云茶文化资源、打造云茶文化品牌入手,推动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云茶飘香茶博会

云茶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成效

构建了云茶文化品牌新格局。公共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为云茶文化品牌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2020年至2022年公布的中国茶叶公用品牌价值报告,“普洱茶”的品牌带动力、品牌资源力、品牌经营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发展力持续增强,品牌价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位。充分体现了云南在公共品牌建设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公共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为云茶文化品牌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厚植了云茶文化品牌新内涵。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民居民食等资源优势,发挥文化引领和渗透功能,打造连接茶山、茶村、茶园、茶城的文化脉络,打造一批集茶叶生活、生产、生态、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名山名城”,提高云茶特色化、多样化水平,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抓住“山山有茶、寨寨制茶”,但“各山味不同、各村茶香异”的优势特点,成功申请注册了“勐海班章茶”“勐海保塘茶”等1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云茶在区域品牌打造上,有声有色、有质有量,成为了云茶文化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

筑牢了云茶文化品牌新基石。培养一批云茶生产能手、工匠、专家、企业家,广泛开展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专业培训,从源头上确保云茶产品的生态、绿色和有机,实现云茶有机化和品牌化发展。

外国客商现场体验云茶

云茶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云茶文化品牌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主要体现在系统谋划不够,以偏概全现象突出;特色突出不够,机械复制问题严重;资源挖掘不够,无中生有时有发生。

云茶文化品牌建设价值体系单一。主要体现在浅层文化泛化,聚焦消费者审美有差距;中层文化异化,聚焦消费者需求有差距;深层文化虚化,聚焦消费者价值有差距。

以云茶文化品牌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云茶最大的优势在文化,最大的出路在特色。云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牵引,坚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继续以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为云茶产业发展重点,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云茶产业体系,推进云茶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勠力打造云茶文化品牌体系,不断提升云茶的品牌附加值,实现云南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转变。

挖掘云茶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云茶文化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涵养云茶文化品牌。提炼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用好最古老的民族茶文化和最古老的制茶用茶技艺文化,并结合这些文化,打造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茶道、茶艺文化艺术,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对外推广宣传,用传统民族文化来展示云茶的品牌新形象。重塑普洱茶品牌新形象。重拾其衍生的茶马古道文化,为普洱茶注入现代“活”的文化元素,提升普洱茶的文化品位,塑造普洱茶品牌的全新形象,引领中外消费者品饮新潮流。加快滇红茶品牌振兴。结合滇红茶主产地自身的文化特点,如临沧佤族文化、临沧茶膳、云南红茶史馆、临沧茶文化风情园等,确定1—2个茶文化推广示范点,把滇红茶主产地凤庆县打造为中国传统红茶文化传播基地和著名的茶旅融合体验区,从文化的提炼中挖掘滇红茶的文化价值,为滇红茶品牌战略创造良好文化氛围。持续提升滇绿茶行业地位。充分利用好云南蓝天、白云、净土、绿水的生态优势和精湛、高超、独特的传统制茶技艺,做好云南绿茶产品,推出云南绿茶品牌。

另一方面是挖掘现代文化资源,培育云茶文化品牌。挖掘生态资源,向绿色有机要优势。持续抓好茶园基地建设,着力改善茶园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栽培型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加强对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二是挖掘品种资源,向良种良法要优势。继续优化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景谷大白茶等有性系群体品种种植结构,重点向低纬高海拔地区推广无性系佛香、紫鹃、云茶红1号、云茶红3号等品种;积极研究开发一批内质好、高香型、产量高,性状表现好、适宜栽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专门适制特种普洱茶、高优红茶、名优绿茶的无性系优良品种,优化云茶品种结构;提高茶叶的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挖掘土地资源,向生产关系要优势。引导茶农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作用;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允许通过转包、转让、出租、入股、联营和互换等方式向懂技术、有经营实力的茶农、合作社或企业合理流转土地。挖掘科技资源,向生产力要优势。以良种化、优质化、规模化为云茶产业发展重点,鼓励各主产茶区实施茶山“头戴帽、腰扎带、脚穿鞋”的生物多样性改造工程;鼓励在茶园实施套种果树和经济作物,合理设置防护林、隔离带、行道树和遮荫树;建立“四统一”茶园投入品管理模式,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要求,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厂房进行布局和整改;加强员工生产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照QS认证和HACCP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程卫生质量管理。全面推广云茶绿色化、清洁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云茶产品整体品质,赋能云茶文化品牌建设,提高云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构建云茶文化品牌体系,做响做亮云茶文化品牌。

一是找准定位,做大云茶文化公共品牌。发挥原产地区位优势,为云茶公共品牌赋能。充分发挥云茶原产地的区位优势,实施云茶“3+1”发展战略,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为种植中心,以昆明市为科技研发中心,构建云茶产业经济带;根据各产区历史文化、自然条件、产品品质、市场认可度等多方面指标,评选出“云茶十大优质产区”,并在茶叶品种、外观、口感、汤色、香气上对产品进行区别,审评出“云茶十大优质产区”产品的优势特征。发挥原产地文化优势,为云茶公共品牌赋能。充分挖掘云茶原产地的文化内涵,面向全球征集“云茶”形象标识,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讲述云茶品牌故事,扩大云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申报力度,切实做好品牌保护工作。发挥原产地辐射优势,为云茶公共品牌赋能。以绿色有机为引领,用好用活云茶“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张名片,做足“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等云茶文化品牌文章。

二是找准特色,做强云茶文化区域品牌。做好“古”文章,打造古茶山品牌。严格执行《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对各州、市古茶山资源进行科学管护,通过对景迈山、无量山、高黎贡山等古茶山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化开发,建立世界级原生态古茶山品牌。做好“茶”文章,推出知名产地品牌。普洱茶以景迈山普洱茶、班章普洱茶、冰岛普洱茶、高黎贡山普洱茶等认证为普洱茶区域品牌;红茶以凤庆滇红茶、昌宁古树红茶等认证为红茶区域品牌;绿茶以江城牛洛河、腾冲清凉山等认证为绿茶区域品牌,作为云南省重点对外推介的知名产地品牌。做好“游”文章,培育茶旅文创品牌。围绕茶马古道、茶祖文化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以古茶树、古茶山及少数民族村寨为特色的茶山体验旅游;以茶科普、茶工业旅游为主,开发茶具、茶纤维布料、茶工艺品、茶保健品、茶日用品、茶文化用品等旅游纪念品。做好“节”文章,开展云茶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少数民族节庆,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佤族木鼓节等节庆活动,在各主产茶区进行云茶产品和文化的配套宣传,扩大云茶品牌的知名度。

三是找准理念,做活云茶文化企业品牌。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全力培育茶产业集群。鼓励茶企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改组、改制、改造,组建茶叶经营集团,重点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的龙头企业。提倡茶企自主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扩大茶产业规模和集中度,优化资源、设备、人员配置,使生产模式由“分散加工”向“集中加工”转变,鼓励云茶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收购原料的方式,加强与茶农的联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进茶叶的产业化经营;鼓励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提高云茶产业的知名度。扶持企业招商引资,全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吸引营销实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外大型企业投资云茶产业;制定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食品行业、生物制药行业等跨领域大型企业集团投资云茶产业,开发奶茶、茶珍、茶酒、香料、茶饮料等多元化茶产品,共同做大做强云茶消费市场。扶持企业塑造品牌,全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大“三品一标”的认证;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茶事活动拓展云茶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是找准价值点,做精云茶文化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鼓励龙头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在龙头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或者专家工作站,加快云茶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农科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带项目深耕一线,重点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机械自动化攻关,大力推广绿色、高效、优质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调整产品结构。倡导“传统云茶提档升级行动”,引导云茶品牌企业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和包装档次,提升云茶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消费满意度。围绕现有和潜在消费者选择云茶的原因等进行数据监测和分析,为云茶的产品研发提供依据。

提炼云茶文化品牌层次,做实做细云茶文化品牌。聚焦审美,做实做细浅层云茶文化品牌。结合云茶各主产茶区的旅游资源,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开发中外游客喜爱的茶工艺品、旅游茶壶、旅游茶杯、旅游茶具等系列产品。聚焦体验,做实做细中层云茶文化品牌。提升云茶的功能性价值,回归“彩云之南、健康云茶”的品牌初心,关注低、中、高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根据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品鉴茶+低档位”“品鉴茶+中档位”“品鉴茶+高档位”和“典藏茶+低档位”“典藏茶+中档位”“典藏茶+高档位”等六类消费需求,加大对云茶产品的研发力度,严把质量关。以茶文化来创建茶品牌,用茶文化提升茶品牌的附加值,将无形的茶文化价值进一步转化为有形的茶品牌价值,将文化资本转化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实现云茶从“农业云茶”到“文化云茶”到“科技云茶”再到“人文云茶”的华丽转身,将使云茶文化品牌更具持久性、深远性,让消费行为不再是单一的物质享受,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以此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信任度和忠诚度。

图片来源|云南日报

来源:社会主义论坛  周玉忠,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一片茶叶的“突围”之路——宜昌市茶产业转型升级观察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